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道家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其纂真诰隐诀注老君等书二百馀卷至永
元二年深托向晦及 梁武帝
革命议国号未
定先生乃引诸谶记梁是应运之符又择郊
禅日灵验昭著敕使入山宣旨酬谢帝既早
与之游自此之后 …… (第 010a 页)
处之仍令代王越师焉 高祖
龙潜时先生尝
密告符命秦王与房玄龄微服就谒先生迎
谓曰此中有圣人秦王因以实告先生曰方
作太平天子愿自 (第 012a 页)
地理历算文不
空发成即为体造浑天仪转之与天相会其
纂真诰隐诀注老子等书二百馀卷至永元
二年深托向晦及 梁武帝
革命议国号未定
先生乃引诸谶记梁是应运之符又择郊禅
日灵验昭著敕使入山宣旨酬谢帝既早与
之游自此之后 (第 013a 页)
 遂丘壑今便灭影桂庭神交松友一出东
 关故乡就望眷言兴念临波泻泪臣舟棹
 已遄无缘躬诸不任攀恋之诚谨奉表以
 闻
    梁武帝
答隐居论书
近二卷欲少留差不为异纸卷是出装书既
须见前所以付耳无正可取备于此及欲更
须细书如论箴例逸 (第 004b 页)
少书无甚极细书乐毅

论乃微粗健恐非真迹太师箴小复方媚笔
力过嫩书体乖异二者已经至鉴此外便无
可付也
   隐居与 武帝
论书表
 奉旨左右中书复稍有能者惟周喜赞夫
 以含心之荄实伺夹钟吐气今既自上体
 妙为下理用成工每惟 …… (第 005a 页)
 觊

    武帝
答进玄通记手诏
省疏并见周氏遗迹真言显然符验前诰二
三明白益为奇特四卷今留之见渊文并具
一二唯增赞叹 (第 012b 页)
一百非复
学道时也得神散灵方变化久视足矣讵宜
便受职署为地上之仙位乎且旷古以来兄
弟俱仙亦为少矣然子 高祖
得道仁加万物
积德所及乃钟子身慈心仁和每修阴功诚 (第 009a 页)
交州刺史始兴王司马阮研
临海太守伏曼容
晋安太守谢篹
晋熙太守纪僧猛 梁武皇帝
太尉扬州刺史临川王萧
开府仪同三司南平王萧伟
南平王世子箫恪
侍中豫章内史太尉长史谢举
临川正世子前 (第 013a 页)
迎之道
未臻遇崆山之顺风仰濑乡之微旨于时法
主尚承思梓泽夫果言之柳汧故遣法师先
以还修葺许陶遗址此观 梁武皇帝
于许真
人旧宅为陶隐居建立号曰朱阳皇明启运
更以华阳为目按真诰云华阳第八洞天之
名也其山则崇岩隐天入 (第 015b 页)
   崇寿观碑(承德郎国子司业蜀郡/虞集撰并书丹题额)
大茅峰之下当华阳南洞之便门有崇寿观
者本晋洞天馆主任敦故宅宋元嘉十一年
路太后始建坛宇太始中庐陵太守孔嗣之
重立以奉曲阿高士华文贤齐建元二年敕
句容王文清仍立而主之名崇元馆 武帝

太子时至焉唐贞观初敕改为崇元观有太
极元年所树碑石完而文泯可识者左拾遗
孙处玄文杨幽经书数字而已 (第 007b 页)
 金薤编
杂著
谢灵运罗浮山赋序曰客夜梦见延陵茅山
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载罗浮山事云
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
遂感而作罗浮山赋 梁武帝
记齐中兴元年十二月乙酉甘露绛
茅山弥漫数里 (第 001a 页)
左理中监(汉书所载事迹亦略同而/置辞小异耳袁安字邵平)
(初为县功曹被举历仕遂至三公和帝时卒/即袁绍 高祖
也晋世又有冯奚亦为大常名) (第 006b 页)
真经解卷之十七作七
    宋杭州州学内舍生(臣)江遹上进
   杨朱下
杨宋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 梁王
曰先
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
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对曰君见其
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 (第 001a 页)
关入中国注二卷)沙门佛图澄(后赵时/西国胡)
(僧注上/下二卷)沙门僧肇(晋人注/四卷)梁隐居陶弘景 (武/帝)
(时人贞白先/生注四卷)
范阳卢裕(后魏国子博士一/名白头翁注二卷)
仁会(后魏伊州梁/县人注二卷)吴郡徵士顾欢(字景怡南 …… (第 013b 页)
人河东裴楚恩
(注二/卷)秦人京兆杜弼(注二/卷)宋人河南张凭(字/长)
(宗明帝太常/博士注四卷) 梁武帝(注道德/经四卷)
梁简文帝(作道/德述) …… (第 013b 页)
宗作疏/四卷)梁道士孟安排(号大孟作/经义二卷)梁道士孟
智周(号小孟/注五卷)梁道士窦略(注四卷与 武帝/
罗什所宗无异)
道士诸糅(作玄览/六卷)隋道士刘进喜(作疏/六卷)隋道
士李播(注上下/二卷)唐太 …… (第 014a 页)
河上公严君平皆明理国之道松灵仙人魏
代孙登梁朝陶隐居南齐顾欢皆明理身之
道符坚时罗什后赵图澄 梁武帝
梁道士窦
略皆明事理因果之道梁朝道士孟智周臧
玄静陈朝道士诸糅隋朝道士刘进喜唐朝
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 …… (第 015a 页)
宗顾欢以无为为宗孟智周臧玄静以道德
为宗 梁武帝
以非有非无为宗孙登以重玄
为宗宗旨之中孙氏为妙矣
广川董逌藏书志云唐玄宗既注老子始改
定章句为道德经 …… (第 015b 页)
姓)程韶王尚蜀才袁
真释惠严惠琳义盈梁旷树钟山傅奕杨上
善李允愿陈嗣古任真子冯郭玄景先生杨
上器韩杜 梁武帝
梁简文帝贾大隐辟闾仁
谞刘仲融王肃戴诜玄宗庐藏用邢南和冯
朝隐白履忠李播尹知章陆德明陈庭玉陆
希声吴 (第 016a 页)
学同志诸子矣
金元高上天宝玉皇曰是时
太无玉天 高祖
虚皇道君无上玉清虚无真
人无上九天丈人等
 金真曰如是三真皆金明上妙入寂洞经
 弟子也
各被金明使撰 (第 010b 页)
凡注书千馀卷 梁武帝
有休咎每遣中使来
问先生或画牛答诏又问社稷年祚先生解
注知梁武社稷不远至庚子辛丑之年以朱
笔晕之 (第 012b 页)
武帝
亦不晓朝士呼陶为山中宰相
先生道高德迈四海皈依弟子千馀人入室
者三百人修朱阳馆创待仙楼望诏阁精脩
(第 012b 页)
 应出郊即驱逐吏司奔驰叫呼盈路鼓声
 所闻便徒跣奔走犯者皆手刃工商废业
 樵苏路断或委病弃尸不得殡葬万姓嗷
 嗷甚乎涂炭之上
征东将军 萧衍
军次石头东昏宝台城义师
颇怀犹豫先生上观大象知时运之变俯察
人心悯涂炭之苦乃亟陈图谶贻书赞奖
 本起 …… (第 003b 页)
 方寿万岁
顾眄皆有奇异光象文章气调弥更英逸所
居楼虽入室弟子不许窥伺也在世八十一
年以梁大同二年丙辰三月十二日癸丑解

驾违世其曰诘朝作告逝篇示其门人
其篇云云具集中
巳时恬然乃去支体柔弱颜色不变异香奇
灵缭绕山谷将敛乃见空衣
 变解之道初宛然见尸存存未几但冠剑
 及空衣存耳
十四日窆虚柩于雷平山 梁武帝
谥曰贞白
先生先生以犹子松乔为嗣仍居华阳先生
在世所著书
 学花一百卷  孝经论语序注十二卷 (第 016a 页)
   韩崇
韩崇者字长季吴郡毗陵人也少好道林屋
仙人王玮玄曾授之以流珠丹一法崇奉而
修之大有验玮玄语之曰子行此道亦可以
出身仕宦无妨仙举也崇遂仕至宛陵令行
仁以为政用道以抚民虎狼深避蝗不集界
迁汝南太守拔书佐袁安安后位至司徒时

人通以崇有识物之鉴也崇独居清素上奇
之加崇俸禄秩中二千石后汉孝明皇帝巡
狩汝南上治崇府崇使妻出住孤独老妪家
上闻叹韩崇可谓百炼不消也赐缣五十匹
崇在郡积十四年政化洽著举天下最年七
十四玮玄乃授以隐解法得去入大霍山受
玮玄遁化泥丸紫户术以度世今在洞中为
左理中监(汉书所载事迹亦略同而置辞小/异耳袁安字邵平初为县功曹披)
(举历仕遂至三公和帝时卒即袁绍 高祖
也/晋世又有冯奚亦为太常名位同耳韩既隐)
(解必是托尸今晋陵上有韩冢崔巍高大从/来相呼为韩冢疑如桃君 (第 016a 页)
   许穆
许穆字思玄一名谧祖尚父副穆少知名晋
简文在藩为世表之交起家为太学博士累
迁位散骑常侍护军长史虽居蝉冕心慕道
德以第四兄远游嘉遁不返遂表辞荣太宗
不夺其志穆乃宅于茅山与杨羲遍该灵奥
天降玉札授为上清真人年七十二解驾遗

(真诰云穆儒雅情素博学有才章简文皇/帝久垂俗表之顾与时贤多所俦结少仕)
(郡主簿功曹史王导蔡谟临川辟从事不赴/选补太学博士出为馀姚令入为尚书郎郡)
(中正护军长史给事中散骑常侍外混俗务/而内修真学密受教记遵行上道挺分所得)
(乃为上清真人爵登侯伯位偏卿司治仙佐/治助圣牧民孝武太康元年去世年七十一)
(妻同郡陶威女名科斗兴/宁中亡亦入易迁中受学) 梁高祖
为于山别
立祠真馆长史本宅天监十三年立为宗阳
观今之紫阳观是也宅南一井即长史所穿
南一塘郭四朝筑以壅 (第 015a 页)
深慕张良之为人云
古贤无比率任轻虚飘飘然有云霞气其所
修为皆自得于心非傍识能及至永元二年
深托向晦及 梁武帝
革命议国号未定先生
乃引诸谶记梁是应运之符又择郊墠日灵
验昭著敕使入山宣旨酬谢帝既早与之游
及即位后 (第 021a 页)
   尹通
道士尹通者字灵鉴真人轨之后也幼从儒
学群经子史博无不览常嗟幻化非固每仰
天而叹父母未之达迫以婚宦通乃跪伏曰
切闻张真升天镇南嗣美茅君得道太守投

诚况 高祖
太极真人之遗德可无隆绍愿从
所志父母许之遂飘然而去时天下寇难纵
横通履艰危冒惊险而至楼观年二十六后 (第 004b 页)
泄司空蒙教俯伏而谢忽尔神人隐形莫知
其所在司空是时勤行斋戒后成火鼎之功
点瓦砾为黄金密济孤老贫病至 梁武帝

监二年至八月十四日夜半忽闻空中有神
人唤名云绝早可领家入山惟留女卢琼在 (第 013a 页)
 亦与天人同株块者言如朽木土块也身
 灭之后誉亦不知毁亦不知贤之与否亦
 何别乎此段亦太露筋骨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 梁王
曰先 (第 016a 页)